艺术的越界渴望
【资料图】
《艺术的罪与罚: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科波拉》 [美]弗兰克·兰特里夏、乔迪·麦考利夫 著 刘洋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潜藏在许多浪漫主义文学想象之下的,是一种对推翻西方经济文化秩序的恐怖觉醒的渴望。此秩序的起源是工业革命,其目的是全球市场饱和、抹平差别。当然,浪漫主义的渴望也是所谓的恐怖主义的渴望。艺术中的越界渴望——想要创造的艺术的原创性就在于向现有秩序的边界外跨出了一步——不是一种在某文化体制(如有关诽谤和色情的法律法规)的局限下做出破坏行为的渴望,而是走出局限的渴望,若能破坏或颠覆这一体制则最好不过。
本书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不会有逻辑地紧密围绕一个“论点”展开,也不会对艺术作品中的越界的性质做无可辩驳、包罗万象的概括,并以此作为结论。本书也不是一部根据精心挑选的例子而梳理出的越界的“历史”,尽管我们认为,我们的例子以其各自独特的方式历史性地、挑战性地揭示出了自18世纪晚期以来具有自我意识的艺术的核心:一种反叛态度,它定义了继克莱斯特之后具有野心的艺术家通常如何理解什么是有野心的艺术家。与上述不同,我们带给读者的是对一张冲动之网的详尽描述和分析。这些冲动在诸多存在已久、含义深刻的主题的复合体中得以自我表达;而至于这张网,我们认为它捕捉了持续存在的浪漫主义文化让人紧张不安的激进精神。我们的目的是唤醒一种孤注一掷的艺术文化,这种文化恰切地存在于今日的世界,就如它曾存在于文学和政治的浪漫主义革命的往昔。
本书自由行进于高雅和大众文化、虚构和现实人物、艺术和人生之间,在一系列相互交织、相互启发的案例研究中将不同形式的政治极端主义联系起来,以展现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同出自先锋艺术运动。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这些运动有意识地自我呈现出革命性,并意图动摇甚至推翻西方世界的秩序。跨界的渴望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它激励着我们重新审视对自己的艺术传统做出的预设,尤其是挑战着我们轻易做出的假设:艺术总是好的,最不济也是无害的。人们虽对艺术具有不可能实现的犯罪的渴望(仅渴望而已,并非成就),却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因为文化总是能做到自我保护,并消费越界者,使其变成商品。
贯穿本书,我们围绕为人所熟知的“越界”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其在艺术和暴力行为中的表现。我们在为本书的章节排序的时候,遵循的是一种想象性的逻辑,围绕某主题进行对话,并把单独的作品进行令人不安的并置,从而把这些领域串联起来,同时每个章节之间都互有关联,互相启发。这种方法有助于实现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架构并探索我们讨论之主题在多样而重要的人物身上和事件之中的生动变化,而非使之彼此简化,或抽象成一个主题。这些人物和事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人物和事件。最终,“越界欲望”的丰富性并不在于其理型式的概念建构过程,也不在于它是一个可以总括所有具体事例的理论;其丰富性在于这些真真正正的具体审美事例本身——这些独特、不合规律、实实在在、千变万化的事例,它们各自或共同所代表的东西远远超越了越界欲望这个抽象概念。“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行”在于去阅读,不在于理论。如果读者们想象——读者们很容易这样做——我们会采取其他的、与现在这样同等切题的阅读方式的话,那是对我们的褒扬,而非责难。
我们在想象另一种艺术上的欲望——不去寻求越界和变革,而是心甘情愿地进入边缘地带,永不妄想进行激进的社会变革--的时候,或许会对我们的阅读材料进行隐晦的评判,同时强化我们的主题。在边缘地带偏安一隅,认为这个世界不会被艺术行为改变。心怀最小的希望,希望艺术家们或许会带来看的另一种方式,甚至零星地带来一点改变。如此投身艺术则不会导致失败和绝望,因为怀有这种欲望的人实际上是投身永恒的流放,并放弃政治上的追求。欲身处边缘的人心甘情愿地处在次要地位,任由世俗世界摒弃他们,鄙夷他们,给他们自由去创造美丽、有挑战性的东西。而这绝非越界艺术家的想法。他们想要的比这多得多。
作者:弗兰克·兰特里夏 乔迪·麦考利夫(作者分别为杜克大学三一艺术与科学学院教授、杜克大学戏剧研究系和斯拉夫语言文学系副教授)
流程编辑:u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