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探索特区“枫桥经验” 擦亮基层治理“金字招牌”
【资料图】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圳特区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法治也在同步前进,逐步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城市治理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擦亮了新时代政法工作的“金字招牌”。
党建引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灵魂。深圳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每一个末梢,做实“社区发令,部门执行”机制,有力解决社区党委“看得见管不了”难题。在群众家门口创新搭建的综治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基层治理平台,及时就地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
从国营农场到科学新城,从“特区边缘”走向“舞台中央”,深圳市光明区实现华丽蝶变,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光明区委、区政府创新建立“1+6+31+N”四级群众诉求服务大厅(站点)197个,组建1.5万名平安员队伍,打造“500米群众诉求服务圈”“500米公共法律服务圈”和“500米社会心理服务圈”,积极回应群众的多元化诉求,走出了一条“纠纷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源头、诉求服务在身边”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如今“光明模式”已在深圳全市推广。目前,深圳全市范围内共建成各级群众诉求服务大厅803个、服务站点1359个,基本实现服务阵地、诉求平台全市覆盖。同时组建了一支涵盖各个行业领域、规模达到42万余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日均报送矛盾纠纷300余宗,有效延伸社会治理触角,成为矛盾纠纷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期处置的重要力量。
“‘局长信箱’很有用,解决了我的大难题。”“没想到半夜写封信,竟然有民警不久就给我回了电话,让我很感动。”“局长信箱”事不避难、接诉即办的效率,也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这5400多封感谢信,都是受助群众对公安机关最情真意切的表达。深圳市公安局“局长信箱”开设两年来办理群众来信7.1万件,解决具体问题3万余个。
深圳市公安局接诉即办中心科长冯永斋说:“接到群众来信后,我们会在10分钟内签收,30分钟内响应、联系群众,48小时内首次反馈——可以说是接诉即办、分秒必争。”听民声、纳民意、解民忧、纾民困。过去一年,约2.6万余件群众来信反映的咨询、求助、投诉、建议,通过“局长信箱”这座警民“连心桥”,被看到、被重视、被尽力解决,在吸附化解矛盾、提升执法水平、助推平安建设、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承载着科创之城的基因,科技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驱动力。“一键可查、心中有数”,这是深圳建设的全市统一诉求服务智慧系统,实现诉求服务闭环管理。系统内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实时显示、动态更新,线上线下同步指挥,为实时掌握情况、研判形势、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除此之外,党建引领民生诉求“一网统管”,把党组织牵头抓总和信息化手段结合起来,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动民生诉求热点、难点问题得到精准快速解决,也为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更多便捷途径。
民生诉求系统成为了社区党委的有力新式武器,使基层社会治理更加智慧。社区党委书记能够对社区治理各类数据“一屏全观”、对突发性紧急事件“即时响应”、对群众诉求热点难点“准确研判”。依托大数据汇聚分析,从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算出群众“吐糟点”,找出工作“掣肘点”,发现问题“萌芽点”,为党委、政府精准施策、科学决策提供信息辅助支撑。(南方日报)